2025拳上攻略:點樣訓練先可以參賽?全方位備戰指南
拳上係咩嚟?點解咁多人想參加?
近年香港掀起一股拳擊熱潮,而「拳上」系列賽事就成為咗本地拳迷同運動愛好者嘅焦點。2025拳上預計將會係規模最大嘅一屆,吸引唔少業餘同專業拳手報名參加。但係,點樣先可以確保自己夠資格參賽呢?今次就等小弟同大家詳細講解下!
拳上(英文:The Fighters)係一個源自台灣嘅職業拳擊系列賽事,由知名網紅「館長」陳之漢同幕後團隊策劃。呢個比賽最大特色係將網絡紅人、藝人同職業拳手配對對戰,製造話題性之餘亦推動拳擊運動普及化。2023年首屆拳上就引起極大迴響,YouTube直播吸引超過百萬觀眾同時在線。
而家2025拳上報名已經開始,好多香港嘅健身愛好者同運動KOL都蠢蠢欲動。不過要參加呢個級數嘅比賽,絕對唔係「玩玩下」咁簡單。參賽者需要經過嚴格嘅體能測試同技術評估,確保有足夠能力應付高強度對抗。以下就等小弟拆解點樣系統化訓練,等大家可以向2025拳上進發!
報名條件基本要求
首先等我哋了解下參加2025拳上嘅基本門檻:
- 年齡限制 :參賽者必須年滿18歲,冇上限年齡,但超過45歲需要提供醫生證明
- 體重級別 :比賽會按體重分組,常見有蠅量級(52kg以下)、雛量級(57kg以下)、羽量級(63kg以下)等
- 健康狀況 :必須提供三個月內嘅心電圖同腦部掃描報告,證明冇隱性疾病
- 經驗要求 :最少要有6個月以上正規拳擊訓練經驗,或者3場以上業餘比賽紀錄
適合參加嘅人士包括: - 有健身基礎想挑戰自己嘅人 - 業餘拳擊愛好者 - 運動KOL想增加曝光 - 想透過比賽減肥修身嘅人士
體能訓練方向
要參加拳上,體能係最基本嘅要求。以下係幾個關鍵嘅體能指標同訓練建議:
1. 心肺耐力訓練
拳擊比賽每回合3分鐘,中間休息1分鐘,業餘賽通常3回合。冇足夠心肺功能根本捱唔到尾。
推薦訓練: - 間歇跑:400米快跑 + 200米慢跑,重複8-10組 - 跳繩:雙腳跳、單腳交替,每次5分鐘為一組 - 循環訓練:Burpee + 波比跳 + 登山跑組合
2. 核心力量訓練
拳擊好講究身體嘅穩定性同爆發力,強勁嘅核心肌群可以令出拳更有力同時減少受傷風險。
必做動作: - Plank變式(側平板、抬腿平板) - 藥球旋轉拋擲 - 懸垂舉腿 - 俄羅斯轉體
3. 上肢力量訓練
雖然拳擊唔係單純靠蠻力,但適當嘅上肢力量可以增加打擊力度。
重點訓練: - 引體向上(寬握、窄握變化) - 負重拳擊訓練(戴輕量啞鈴出拳) - 三頭肌臂屈伸 - 推舉訓練
4. 下肢爆發力
拳擊嘅移動同發力都離唔開強而有力嘅下肢,尤其小腿同大腿肌肉。
有效訓練: - 跳箱訓練 - 負重深蹲 - 弓步跳 - 衝刺跑練習
建議每週至少安排3-4次專項體能訓練,每次60-90分鐘,持續至少3個月先會有明顯進步。記住,體能係累積出嚟嘅,唔好妄想一兩個禮拜就有大躍進!
拳擊技術重點訓練
除咗體能,拳擊技術先係比賽嘅核心。以下係幾個必須掌握嘅技巧要點:
基本站姿與步法
- 站姿 :雙腳與肩同寬,前腳指向對手,後腳45度外展,膝蓋微曲
- 重心分配 :60%重量在後腳,方便前後移動
- 步法移動 :用滑步而唔係跨步,保持身體平衡
常見錯誤:雙腳站得太開或太窄,移動時腳步太重影響速度。
基本拳路組合
2025拳上業餘組別主要用以下幾種常見組合:
- 1-2連擊 :前手刺拳 + 後手直拳(最基本但有效)
- 1-1-2組合 :兩下刺拳後接直拳
- 1-2-3組合 :刺拳、直拳後接前手勾拳
- 防守反擊 :格擋後立即接1-2反擊
初學者應該先熟練1-2連擊,再慢慢增加組合變化。記住,質比量更重要!
防守技巧
拳擊唔係只識進攻就得,防守同樣重要:
- 拍擋 (Parry) :用手輕撥開對方來拳
- 格擋 (Block) :用拳套擋住頭部或身體
- 閃避 (Slip) :輕微側頭避開直拳
- 下潛 (Ducking) :蹲低避開勾拳
建議每節訓練至少花15分鐘專注防守練習,可以對著鏡子自己練或者請同伴餵拳。
實戰sparring注意事項
當基本技術掌握後,就要開始輕度實戰練習:
- 初期用30-50%力度,重點練習技術應用
- 戴齊護具(頭盔、護齒、護檔等)
- 每次sparring後要錄影檢討動作
- 控制時間,新手每次2-3回合就夠
記住,sparring唔係真打,而係學習機會,唔好因為ego而影響訓練效果!
飲食同恢復策略
拳擊訓練消耗極大,正確嘅飲食同恢復計劃同樣重要:
增肌/減重飲食建議
- 蛋白質攝取 :每公斤體重1.6-2.2克蛋白質(例如70kg人士需要112-154克)
- 碳水化合物 :訓練前後適量補充,平時控制精製糖分
- 水分補充 :每15-20分鐘訓練補充100-150ml水
- 賽前減重 :逐步調整,每日減少300-500卡路里,避免極端方法
恢復方法
- 冷熱交替 :訓練後用冰敷15分鐘再熱敷,幫助肌肉恢復
- 按摩放鬆 :使用泡沫軸放鬆緊繃肌肉
- 充足睡眠 :每晚最少7-8小時高質量睡眠
- 恢復訓練 :輕度游泳或瑜伽幫助血液循環
特別提醒:比賽前兩週要開始調整訓練量,避免過度疲勞影響表現!
心理準備同比賽策略
拳擊唔單止係體能較量,心理質素同樣關鍵:
克服恐懼
- 逐步適應被打感覺(由輕度sparring開始)
- 呼吸訓練幫助保持冷靜
- 正面自我對話(例如「我做得到」)
比賽策略
- 首回合:試探對手習慣同節奏
- 中段:執行練習過嘅組合拳
- 尾段:根據體能分配決定是否加強攻勢
常見心理錯誤
- 太過緊張導致技術變形
- 被擊中後慌亂
- 過度追求KO而忽略防守
- 體能分配不當(開頭太勇後面冇氣)
建議平時可以多睇比賽影片分析,同教練討論不同情況嘅應對方法。
香港邊度有適合嘅訓練場所?
如果想為2025拳上備戰,香港有唔少專業拳館可以選擇:
- DEF Boxing (中環/尖沙咀分店):設備專業,有唔少業餘比賽選手訓練
- Warrior Academy (銅鑼灣):注重新手教學,環境友善
- The Ring (荔枝角):專業級訓練,有職業拳手駐場
- Brewman Gym (灣仔):結合健身同拳擊訓練
- Impakt (多區分店):連鎖式經營,時間彈性大
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參加體驗班,了解自己適合邊種訓練風格同教練。最重要係搵到間你願意長期堅持去嘅拳館!
訓練週期規劃範例
以下係一個為期12週嘅備戰計劃範例(假設已有基本體能):
第1-4週(基礎期) - 一週4練(2日技術+2日體能) - 重點改善基本動作同耐力 - 開始輕度sparring
第5-8週(強化期) - 一週5練(3日技術+2日體能) - 增加拳路組合複雜度 - 中度sparring(50-70%力度)
第9-12週(調整期) - 一週5練(2日技術+2日體能+1日實戰) - 模擬比賽節奏(3分鐘回合制) - 調整飲食達到目標體重
記住要定期同教練檢討進度,適時調整訓練內容!
常見問題FAQ
Q:完全冇運動底子,半年時間夠準備嗎? A:如果每週能堅持4-5次訓練,半年時間勉強足夠參加業餘新手組,但建議預留更多時間準備。
Q:比賽會唔會好危險?受傷風險高嗎? A:業餘比賽護具充足,裁判亦會密切監察,只要遵守規則風險可控。當然拳擊始終係對抗性運動,輕微擦傷淤青在所難免。
Q:女子組參加者有咩特別要注意? A:女子組規則大致相同,但比賽時建議穿著專業運動內衣保護胸部,同時注意月經週期對體能影響。
Q:近視可以參加嗎?戴住con打會唔會好危險? A:可以佩戴軟性隱形眼鏡比賽,但建議選用日拋型並滴足夠潤眼液。嚴重近視者應先諮詢醫生意見。
總結
參加2025拳上絕對係一個挑戰自我嘅好機會,但必須做好充分準備。記住以下關鍵點:
- 循序漸進 :由基礎體能到技術逐步提升
- 系統訓練 :跟隨專業教練指導,避免自學養成壞習慣
- 全面準備 :體能、技術、心理、飲食缺一不可
- 安全第一 :佩戴適當護具,唔好急於求成
如果你已經決定要參加2025拳上,建議盡快開始訓練計劃,越早準備勝算越大!記住,拳擊唔單止係體能競技,更係磨練意志嘅過程。希望大家都能夠享受訓練,喺擂台上展現最好嘅自己!
最後提提大家,2025拳上嘅官方報名渠道已經開放,有興趣嘅朋友記得定時查看大會最新公告,了解報名細節同比賽規則更新。加油,我哋擂台上見!🥊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