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廣東話理財攻略】理財策略嘅基本原則,等你可以錢搵錢!
理財策略有咩基本原則?
大家好!今次同大家傾下理財策略嘅基本原則,無論你係初出茅廬嘅打工仔定係已經有啲積蓄嘅中產人士,掌握呢啲原則都對你嘅財務健康好重要。香港生活成本高,識得理財真係可以幫你慳唔少錢㗎!
1. 量入為出:記住使錢唔好大過收入
老生常談但最實際 嘅理財原則就係「量入為出」!呢個道理人人都明,但做到嘅人就唔多。
- 每月記帳 :而家咁多理財APP,記低每日使費好方便。我就用開MoneyLover,可以分類記錄,睇返邊度洗大咗。
- 50/30/20法則 :將收入分做三份 - 50%必要開支(租金、飲食、交通)、30%想要開支(娛樂、旅行)、20%儲蓄同投資。
- 自動轉帳儲蓄 :出糧後即刻轉走要儲嘅部份,等自己見唔到就唔會使。
香港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,香港家庭月入中位數約$28,000,但要負擔高昂租金同生活費,真係要好小心計劃。
2. 建立應急基金:最少要有6個月使費
意外呢家嘢真係話嚟就嚟 ,疫情期間好多人失業就知應急錢有幾重要!
- 計算基本使費 :計下你每月必要開支(租金、伙食、水電煤等)總數。
- 逐步儲蓄 :先儲3個月,慢慢增加到6個月。如果工作唔穩定(例如freelance),甚至要儲9-12個月。
- 存放流動性高嘅地方 :建議放喺高流動性但有利息嘅地方,例如ZA Bank活期都有4%利息。
我朋友阿明就係靠住6個月應急錢,上年被裁員都唔使驚,有充足時間搵工,仲轉行成功添!
3. 清還高息債務:卡數係財務毒藥
信用卡最低還款額係陷阱 !18-36%年利率真係好恐怖。
- 清數優先次序 :用「雪球法」先清細額債務,建立成功感;或者用「雪崩法」先清最高息債務。
- 考慮債務重組 :如果有多筆高息貸款,可以考慮整合做一筆低息貸款。
- 剪卡行動 :自制力差嘅話,真係要剪咗啲信用卡,留1-2張夠用就得。
有個客仔欠卡數20萬,每月只還min pay,計過要還足30年,利息仲多過本金,最後要申請DRP先搞得掂。
4. 開始投資:唔好只放錢喺銀行
通脹每年3-4%,銀行存款得嗰1% ,即係你嘅錢每年貶值2-3%!
- 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選擇 :
- 保守型:債券、REITs、高息股
- 穩健型:指數基金、環球股票基金
- 進取型:個股、加密貨幣(高風險!)
- 分散投資 :唔好all in單一市場或資產
- 平均成本法 :每月定額投資,減低市場波動影響
我建議新手可以從月供股票開始,例如盈富基金(2800),每月$1000起跳,長線回報唔錯。
5. 規劃退休:後生就要開始
香港人平均壽命全球最長 ,男81女87,退休後仲有20-30年要過!
- 強積金自願供款 :可以考慮TVC,有稅務優惠。
- 設立退休目標 :計下退休後每月要幾錢,再倒推要儲幾多。
- 例如每月要$20,000,預計退休生活25年,就要$600萬(未計通脹)
- 考慮年金計劃 :可以畀你穩定現金流,但留意條款同回報率。
我姨媽就係後生冇計劃,而家70歲仲要做part-time,真係好辛苦。
6. 保險規劃:保障要足夠但唔使過量
香港人普遍保險意識高,但有時會買多咗或者重複 。
- 基本保障 :醫療、危疾、人壽(有家庭負擔者)
- 保額計算 :
- 人壽保額 = 10倍年薪或足夠清樓債+子女教育費
- 危疾保額 = 3-5年生活費+治療費
- 定期檢視 :每2-3年檢視一次,隨人生階段調整
有個客買咗5份儲蓄保險,每月供成萬蚊,搞到冇錢投資同儲蓄,其實好唔健康。
7. 持續學習:財商比金錢更重要
理財知識係一生受用 ,可惜學校唔會教!
- 閱讀理財書籍 :《富爸爸窮爸爸》、《漫步華爾街》都係經典
- 參加講座/課程 :好多銀行同NGO都有免費理財講座
- 跟隨可靠資訊源 :例如投資者教育中心網站、金管局資訊
我每星期都會睇經濟日報同iMoney,保持對市場嘅敏感度。
總結:理財係馬拉松,唔係短跑
理財策略千變萬化,但要記住基本原則唔會變。最重要係 即時行動 ,唔好話「等我有錢先開始」。由今日開始,跟住以下步驟:
- 計清楚自己嘅收入同開支
- 設立自動轉帳儲蓄
- 清還高息債務
- 建立應急基金
- 學習基本投資知識
- 檢視保險需要
- 設定短期、中期、長期財務目標
理財成功嘅關鍵係紀律同耐性 。你可能唔會一夜致富,但穩健嘅財務基礎可以畀你更多選擇同自由。記住,每一蚊都有佢嘅價值,就睇你點樣運用!
大家有咩理財問題,歡迎留言交流!我下次可以再分享多啲進階理財策略。記住俾個like同share出去,等更多朋友學識精明理財!💰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