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德州扑克嘅歷史同發展:由地下賭檔到國際賽事
香港德州扑克嘅起源同早期發展
香港德州扑克 (Texas Hold'em)喺本地嘅發展,其實係一段好有趣嘅歷史。好多後生仔可能以為德州扑克係近年先至流行,但其實早喺 上世紀70年代 ,呢種撲克玩法已經開始喺香港出現。最初係由一班外籍人士同海員帶入嚟,主要喺 私人會所同埋啲高級酒店 嘅賭局度玩。
喺80年代初期,香港嘅德州扑克仲係好小眾,玩法同規則都未統一。當時最流行嘅撲克玩法仲係 鋤大弟 (Big Two)同埋 十三張 ,德州扑克只係喺某啲特定圈子流傳。有啲老一輩嘅玩家回憶,最早接觸德州扑克係喺 尖沙咀嘅美軍俱樂部 ,或者係啲外資公司嘅員工聚會。
隨住 90年代 香港經濟起飛,同國際接軌程度越來越高,德州扑克開始慢慢普及。特別係1997年後,香港回歸中國,更多國際級賭場開始關注亞洲市場,間接推動咗德州扑克喺香港嘅發展。
地下賭檔時期嘅德州扑克
喺2000年代初,香港德州扑克進入咗一個 「地下賭檔」時期 。由於香港法例規定,除咗 香港賽馬會 之外,其他形式嘅賭博都係違法。所以當時想玩德州扑克,就要去一啲 隱蔽嘅私人場所 ,或者係 樓上酒吧 後面嘅暗房。
我訪問過一位化名「阿強」嘅資深玩家,佢話:「嗰陣時玩扑克真係好刺激,成日要『走鬼』。警察一嚟掃場,我哋就要即刻收埋啲籌碼同扑克牌,扮晒係朋友聚會咁。」呢段時期嘅德州扑克雖然非法,但係培養咗唔少本地高手,為後來嘅職業選手打下基礎。
有趣嘅係,當時啲賭檔為咗避開法律問題,會用 「遊戲代幣」代替真錢 ,等玩家可以話係玩緊「友誼賽」。但實際上,大家心照不宣,完場後會私下結算。
國際撲克熱潮帶動香港發展
2003年係一個轉捩點,美國會計師 Chris Moneymaker 通過網上衛星賽贏得 WSOP(世界扑克系列賽)主賽事冠軍 ,獎金高達250萬美元。呢單新聞震撼全球,引發咗 「Moneymaker效應」 ,令到全世界突然掀起扑克熱。
香港自然都受到影響,尤其係當時開始流行嘅 網上扑克室 ,令到香港玩家可以合法咁參與國際賽事。好多香港人開始喺 PokerStars、Full Tilt 等平台玩,技術水平迅速提升。
2005年左右,香港出現咗第一批 職業扑克玩家 ,佢哋主要靠網上扑克維生,仲有啲會飛去澳門或者海外參加現場比賽。呢批先驅者中,最出名嘅應該係 Sparrow Cheung ,佢係第一位喺WSOP奪得金手鏈嘅香港選手。
合法扑克會所嘅興起
隨住社會對德州扑克嘅接受度提高,2008年開始,香港出現咗第一批 合法經營嘅扑克會所 。呢啲會所通常以「遊戲會」或者「社交俱樂部」名義註冊,收取會員費同時間費,而唔係直接抽水(rake),咁樣就可以避開賭博條例。
最出名嘅早期扑克會所包括:
- The Game - 位於銅鑼灣,係香港最早嘅專業扑克場地之一
- Poker King Club - 由著名職業玩家Winfred Yu創辦,吸引好多高額玩家
- Hong Kong Poker Players Association - 非牟利組織,專注推廣扑克運動
呢段時期,香港扑克界開始有 正規比賽同聯賽 ,選手水平亦都提升得好快。2010年,香港舉辦咗首個大型扑克錦標賽 「Red Dragon Poker Championship」 ,吸引咗成個亞洲嘅頂尖玩家參加。
澳門賭場對香港扑克嘅影響
講到香港德州扑克歷史,就不得不提 澳門賭場 嘅影響。自從2008年澳門賭場引入德州扑克現金桌同錦標賽後,成個珠三角地區嘅扑克生態就改變晒。
對香港玩家嚟講,去澳門玩扑克有幾個優勢:
- 完全合法 - 澳門賭場有政府發牌,唔使驚警察掃場
- 遊戲選擇多 - 由$10/$20港幣小盲注到高額桌都有
- 國際級賽事 - 澳門撲克杯、ACOP等大型賽事吸引世界級玩家
好多香港職業玩家開始過「兩棲生活」,平日喺香港打網上,周末就去澳門打現場。澳門亦成為香港新人嘅「練功場」,因為同香港距離近,文化又接近,成為最佳嘅實戰場所。
香港扑克選手嘅國際成就
香港雖然地方細,但撲克人才輩出,喺國際舞台上有唔少亮眼表現:
- Sparrow Cheung - 2013年WSOP $1,000無限注德州扑克賽事冠軍,贏得金手鏈
- Pete Chen - 多次打入WSOP決賽桌,線上扑克累積獎金超過300萬美元
- Winfred Yu - 亞洲扑克名人,創辦Poker King Club,推動區內扑克發展
- Alan Lau - 香港新一代扑克代表,多次在大型賽事取得佳績
香港選手嘅成功,證明咗本地扑克水平已經達到國際級數。特別係香港玩家通常擅長 緊兇型打法 (Tight-Aggressive),同西方玩家嘅鬆兇風格(Loose-Aggressive)形成有趣對比。
現代香港德州扑克生態
而家嘅香港德州扑克生態已經相當成熟,主要分為幾大部份:
1. 實體扑克會所
雖然數量比高峰期少,但依然有以下幾間著名場地: - The Game - 現時香港最大型扑克會所,定期舉辦比賽 - PPPoker HK - 主要經營私人遊戲,以手機App記錄成績 - HKPPA - 繼續推廣扑克運動,舉辦新手教學班
2. 網上扑克
由於香港法例模糊,玩家可以參與國際扑克網站,最受歡迎包括: - GGPoker - 全球最大扑克平台,有繁體中文介面 - PokerStars - 老牌扑克室,香港玩家眾多 - Natural8 - 亞洲區流行,經常有針對香港玩家嘅優惠
3. 業餘聯賽同朋友圈
除咗專業場地,好多玩家會組織私人牌局,或者參加公司、朋友間嘅小型比賽。呢啲遊戲通常用 「社交賭博」 形式進行,金額細,純粹娛樂為主。
香港德州扑克文化特色
香港發展出咗一套獨特嘅扑克文化,同其他地區有好大分別:
- 術語混雜 - 香港玩家會混合英文同廣東話術語,例如:
- 「我跟」叫"Call"
- 「加注」叫"Raise"
-
「棄牌」叫"Fold" 但係又會用廣東話講「頂住佢」、「偷雞」等本土用語
-
快節奏遊戲 - 香港人出名心急,所以本地扑克局通常節奏好快,玩家做決定時間短
-
重視數學 - 相對於菲律賓或台灣玩家較多憑感覺打牌,香港玩家普遍較重視機率同賠率計算
-
專業態度 - 由於扑克長期處於灰色地帶,香港玩家好早就培養出專業態度,尊重遊戲規則
扑克比賽直播同媒體發展
近年,扑克比賽直播成為推廣呢項活動嘅重要渠道。香港有幾個受歡迎嘅扑克內容平台:
- HKPPA YouTube頻道 - 定期上傳賽事精華同教學影片
- 《扑克王》雜誌 - 香港唯一扑克專業刊物
- Twitch直播 - 多位香港職業選手會直播自己打網上扑克
社交媒體亦成為香港扑克社群聯繫嘅重要工具,好多玩家會喺Facebook群組或者Telegram群討論策略、分享手牌。
香港德州扑克未來發展
展望未來,香港德州扑克可能會朝以下方向發展:
- 電競化 - 隨著電子競技普及,扑克可能會被重新包裝為智力運動
- 合法化討論 - 社會對扑克嘅接受度提高,或有機會討論有限度合法化
- 年輕化 - 更多後生仔透過手機App接觸扑克,帶來新風格同玩法
- 大灣區整合 - 可能出現跨香港、澳門、珠海嘅扑克聯賽
不過,最大挑戰依然係法律問題。香港政府對賭博嘅保守態度短期內難以改變,扑克愛好者只能喺現行框架下尋找發展空間。
結語:香港扑克精神
回顧香港德州扑克幾十年嘅發展,由最初嘅地下賭檔到今日嘅國際賽事舞台,見證咗香港人嘅 靈活變通 同 永不言敗 嘅精神。扑克唔單止係一種遊戲,更係一種 心理戰 同 數學計算 嘅結合,某程度上反映咗香港社會嘅特質。
無論你係資深玩家定係剛接觸扑克嘅新手,了解呢段歷史都可以令你更加欣賞呢項智力運動。下次當你喺牌桌上聽到有人用廣東話講「All-in」嘅時候,不妨諗吓背後嘅香港扑克故事。
「扑克就像人生,你控制唔到發咩牌,但可以決定點樣打好手上嘅牌。」—— 香港職業扑克選手Sparrow Cheung